中央網信辦等三部門近日聯合印發《深入推進IPv6規模部署和應用2023年工作安排》,明確2023年工作目標:到2023年末,IPv6活躍用戶數達到7.5億,物聯網IPv6連接數達到3億,固定網絡IPv6流量占比達到15%,移動網絡IPv6流量占比達到55%。
5月的迷霧在增加:回落的PMI和長端利率、反復的美聯儲、激烈的中美摩擦、偏弱的一季報業績;但中期的坦途較為明確:經濟溫和復蘇、美聯儲年內結束加息、A股市場估值極低、產業趨勢明確、機構賽道大切換向TMT。
中信建投研報指出,酒企23年目標積極,白酒景氣度有望持續向上,把握估值合理分位點。消費復蘇是全年主旋律,白酒市場景氣度正在不斷回升,市場動銷持續向好。
AI芯片龍頭寒武紀,大模型龍頭劍橋科技、昆侖萬維、云從科技等個股今年一季度漲幅翻了兩倍;三六零、拓維信息、景嘉微、中際旭創、新易盛、天孚通信等漲幅超過一倍。
在大手筆分紅與巨額定增募資引發的聲討下,通威股份對外給出回應,表示定增跟分紅沒有任何關系,只是時間趕巧。
今日2只新股申購,分別為滬市主板的萬豐股份,科創板的中芯集成;無新股上市。
周二伴隨著悲觀情緒籠罩全球金融市場,美股亦無法獨善其身,三大指數收盤跌幅均超過1%。
國泰君安銀行研究團隊指出,3月社融和信貸超出市場預期,結構也出現明顯改善。零售貸款繼續同比多增,驗證需求端正在回暖。亮眼的社融信貸數據有望成為板塊行情催化劑。當前銀行板塊具備顯著的正向期權價值,近期出現一定幅度回調后,性價比更加凸顯,繼續看多。繼續重點推薦“江邊成外”(江蘇銀行、成都銀行)、“蘇寧”(蘇州銀行、寧波銀行)和平安銀行、招商銀行。
過去的一季度,A股、港股主要指數今年1-3月均有小幅上漲。在此背景下,股票私募一季度整體收益為5.17%,近八成實現了正收益。
騰訊控股(00700.HK)的大股東將再次減持!
從支撐指數上漲的主力軍看,年初至今漲幅翻倍的近20家公司主要分布在互聯網服務、軟件、半導體這三大領域。不過,除此之外,科創板創新藥板塊在過去一周也頻頻出現異動。
巴菲特旗下伯克希爾·哈撒韋減持比亞迪的步伐還未停止。
包括摩根大通在內的多家華爾街機構此前發出警告,如果銀行業動蕩引發更廣泛的信貸緊縮,商業地產可能會成為下一顆“巨雷”。
達美樂中國特許經銷商達勢股份(01405.HK)周二終于在港交所主板上市,上市首日收盤較IPO發行價略微下跌0.11%,這對于一家沒有基石投資者、且公開發售僅僅獲得0.45倍認購額的中國第三大披薩公司而言,或許并不算一個特別壞的首日表現。
中信證券認為,隨著土地財政收入的下滑,政府需要尋找其他可行的財政收入來源。通過提高國企的規模和經營效率,增加稅收收入和利潤上繳無疑是一個較好的選擇。國企考核機制從“兩利四率”轉向“一利五率”,兼顧價值創造與價值實現,有助于做大做強央國企。除此之外,股權價值提升助力債務化解,信貸融資成本的壓降以及中國國有企業的信用保障都是估值重塑的有利因素。
陷入資金危機近一年的融創中國(01918.HK)公布了境外債務重組方案。
財報顯示,2022年泡泡瑪特實現營收46.2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8%;調整后凈利潤5.7億元,同比下滑42.7%。
共有6只個股持續“狂飆”,分別為海創藥業、首藥控股、佰維存儲、富樂德、嘉友國際、四川路橋。
他表示,硅谷銀行的倒閉讓人想起此前緊縮周期后的“驚人的金融崩潰”時期,其中包括20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初“緩慢發展”的儲蓄和貸款協會危機,當時數千家金融機構倒閉,以及1994年加州奧蘭治縣的破產。
美東時間周三晚間,根據美國證交所(SEC)公布的一份監管文件顯示,“股神”沃倫·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近日再度加倉西方石油公司,將其在該石油公司的持股比例增加到約23.1%。
本周GPT-4或即將面世,國盛證券最新報告指出,數字人將成為GPT-4下的、承載多模態的“殺手級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