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草神話”之后,青海春天的“天價白酒”同樣疑點重重。酒水業務收入突然暴增,及經銷商渠道業績貢獻翻倍,是青海春天惹眼的關鍵。
多位投資者針對老白干酒持續增加的庫存壓力進行提問。
葡萄酒業正在復蘇,不過張裕要應對原酒為主的成本上漲問題,還要提升線上的毛利水平。
對于股價下跌的原因,山西汾酒內部產能與庫存問題以及市場上的資金流動成為兩大討論焦點。不過山西汾酒否認產能庫存壓力,維持20%年度增長目標。
茅臺降低首次實繳比例,對兩只新設立產業發展基金總共認繳規模100億元,但首期出資僅40億元。2023年,貴州茅臺營業總收入增長目標為15%。
在穩中有升的營收數字之下,有人高速成長后遇瓶頸,有人增收不增利。在群雄必爭的高端化戰場,巨頭們們在爭奪市場份額后,接下來還將面臨盈利可持續性的問題。
自4月10日首家茅臺冰淇淋體驗店開業以來,短短一個月內,茅臺已在貴州、重慶、廣東、福建、陜西等區域共計開設了10家體驗店。
線下消費開始回暖,但名酒品牌愈發注重起自營渠道,酒類流通企業面臨規模和利潤的可持續問題。
淄博燒烤紅利利好山東本地啤酒商,青島啤酒單季營收首次破百億,而華潤啤酒也主動出擊,占據了首屆淄博燒烤節主贊助商的位置。啤酒行業景氣度回升,一季度財報多家啤酒上市公司凈利潤同比增幅達兩位數。
疫情過后的第一個季度,白酒企業紛紛交上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上市三年后,“高端啤酒第一股”還能講出新故事嗎?
光瓶酒成為山西汾酒業績上漲的一大助力。不過,五糧液、瀘州老窖等玩家們紛紛進入,汾酒面臨著其他品牌光瓶酒的挑戰。
高檔產品增速放緩、啤酒業務毛利率下降,在增長進入平穩期后,如何突破高端產品銷量增速放緩帶來的瓶頸,是重慶啤酒接下來面臨的課題。
2022年5月,在燕京啤酒原董事長趙曉東被查一年半后,耿超出任為董事長。此次燕京的一季度業績,也是耿超上任后交出的首份一季度成績單。
日本清酒至中國出口額十年來總體增幅超33倍,并已實現連續13年同比增長。伴隨著中日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生效及從日本官方機構到中國從業者的賣力推廣,清酒在中國又會發生怎樣的故事?
截至今日收盤,貴州茅臺成功防守住A股總市值第一把交椅的位置。而早在今日早盤,中國移動短暫接手A股市值第一的位置。
受益于醬酒市場的旺盛需求、產能穩步擴張以及在高端酒領域的布局等,預計武陵酒2022-2023年營收分別增長29.1%和26.6%。至2023年末,老白干酒營收總規模將達到49億元。
從此前醬酒熱的火爆,到如今略顯降溫,醬酒賽道也陷入了回歸理性發展與去泡沫的爭議之中。
食品與酒類兩大業務火熱展會的背后,更加成熟的預制菜市場及酒類行業拐點是否會來臨?
近年來,IP營銷在白酒行業不斷盛行,包括貴州茅臺、五糧液、瀘州老窖等行業頭部品牌頻頻下場創建具有品牌特點與傳統行業文化的IP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