鴨肉消費不足,上游肉鴨行業不得不把混合肉卷這種產品作為鴨肉的消費場景之一。
“碳中和”背景下,再生農業這一概念頻繁出現在農業、消費大企業的重要運營規劃中。拜耳作物科學、雀巢、沃爾瑪、麥當勞都在中國推進再生農業計劃。
“海蝦淡養”與“低洼鹽堿地養殖”模式讓越來越多的“新鮮”登上人們的餐桌,專家認為,海鮮陸養是將來水產養殖的一個大發展方向。
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洋蔥出口國,占全球洋蔥貿易量的12%以上。孟加拉國、馬來西亞、斯里蘭卡和中東部分地區洋蔥價格將隨之提高。
國際食糖主產國下個榨季的預期產量不甚樂觀,疊加印度七年來首次計劃限制食糖出口,洲際交易所(ICE)原糖期貨價格一度飆升至11年最高點。
在大多數養豬企業業績依然下滑時,新希望(000876.SZ)成為2023年上半年少數業績減虧豬企中的一員。這主要得益于其將12億損失騰挪前置至2022年。
多數公司在飼料業務外,都選擇了養豬,在2023年上半年,這些企業的利潤受到了養豬業務拖累。
鳳祥股份上半年凈利0.8億元,認購前已經在開拓中東市場。
尿素價格異常波動,行業協會呼吁切忌跟風炒作。
*ST正邦重整進入關鍵期,最快9月底見分曉。
“肉鴨第一股”華英農業上半年實現經營性扭虧為盈,公司羽絨產品營收約占總營收半成。
2023年上半年,三文魚產品實現營收19.35億元,而狹鱈魚及甜蝦等海產品實現營收6.21億元。三文魚業務是*ST佳沃虧損的主要原因。
過去幾十年間,中國漁業總產量已從1949年的52萬噸上升至2020年的6500萬噸,在世界漁業總產量中的占比則從2.7%上升至35%。海洋養殖、遠洋捕撈面對不確定性,新機會在哪里?
我國食用鹽產銷量相對穩定,商超終端食鹽價格基本保持穩定,基本沒有周期性。
核污水排海計劃轉動日本水產養殖戶們“命運的齒輪”,金槍魚價格一夜跌24%,鮑魚價格同比下降30%,日本政府設立800億日元(約39億元人民幣)的基金應對漁業損失。
海大集團上半年實現了營收和利潤的雙增長,但生豬和生魚養殖業務卻陷入虧損,拖累了海大集團的利潤水平。
養殖企業平穩恢復,大盤下跌背景下,播恩集團逆勢上揚。
加工糖業務延長了公司食糖產業鏈, 平滑了大宗商品商情的周期性影響,奠定了公司的成長性和可持續性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