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量政策可能仍會按兵不動。
在供給端,成本和費用均處于較高水平,成本壓力顯著上升,資金鏈壓力也在上升。
可以預計,主要部委、各級政府后續將會推出更加具體的或扶持或松綁的政策措施,財政、信貸等也會在結構上加以配合。
就政策動向而言,主要有五個方面需要進一步關注。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正式揭牌,21地婚姻登記可跨省通辦……以下是界面新聞整理的5月18日宏觀要聞、機構觀點和財經數據。
4月中國樓市明顯“退熱”,上海發文支持中小企業改制上市......以下是界面新聞整理的5月17日宏觀要聞、機構觀點和財經數據。
國內成品油價“二連跌”落地,4月中國經濟溫和修復……以下是界面新聞整理的5月16日宏觀要聞、機構觀點和財經數據。
央行繼續超額續作MLF,部分銀行近期上調存款利率……以下是界面新聞整理的5月15日宏觀要聞、機構觀點和財經數據。
上周發布的其他數據顯示,市場信心明顯恢復,這也增加了央行暫時穩定信貸供給的可能。
廣東省擬下調地方債發行利率區間下限,證監會啟動科創50ETF期權上市工作……以下是界面新聞整理的5月12日宏觀要聞、機構觀點和財經數據。
4月,中國對東盟出口增速大幅下降,對越南出口出現負增長。
今年前4個月,只有8個省份(自治區、直轄市)土地出讓收入較上年同期增加。
接觸型消費主導的復蘇與出口不景氣的負貢獻對我國經濟產生兩種作用力。
可能是受制于疫情對居民收入的影響,旅游消費水平仍未得到完全恢復。
未來一段時間,從政策推動的角度,將會有四個較為具體的增長點。
即便是出生率較高的省份也不可避免地遭遇出生率下降的困境。
中央經濟工作重點或將有所轉移,從短期增長轉向中長期發展。
一季度GDP超預期增長第三產業貢獻率最大,而第二產業貢獻率則為41年來最低。
造成通縮現象的成因是復雜且多樣的
未來一段時間,消費增速在數字上預計仍會比較可觀。